人民日報二版12月23日報道尖扎黃河特大橋施工進展情況。
近日,記者來到由中鐵大橋局承建的川青鐵路11標尖扎黃河特大橋施工現場。尖扎黃河特大橋橋梁總長1596.20米,其中主橋為141米+366米+141米三跨連續鋼桁系桿拱橋,全長648米,橋梁主跨長366米,是目前世界最大跨度雙線鐵路連續鋼桁拱橋,也是我國第一座跨越黃河的鐵路鋼桁拱橋。
圖為尖扎黃河特大橋施工現場。本報記者賀勇攝
據中鐵大橋局西成鐵路項目副總工敬成進介紹,全橋共50個節間,兩側各25個。目前一邊架設了15個節間,一邊架了13個,明年7月就可以實現合龍。上面臨時結構拆除,差不多在10月就可以全部完工。
尖扎黃河特大橋全橋共50個節間,目前已完成56%。本報記者賀勇攝
青海省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水域遼闊。由于青藏高原的地理和氣候條件復雜多樣,生態系統繁復多彩,為水生生物提供了賴以生存的自然條件,水生生物資源豐富。黃河上游特有魚類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其中,黃河尖扎段特有魚類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擬鯰高原鰍、黃河裸裂尻魚等多種黃河特種魚類,因此,這座尖扎黃河特大橋橫跨黃河上游特有魚類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在施工過程中對環保的要求極高。
尖扎黃河特大橋即將跨越清清黃河。本報記者賀勇攝
大橋前期設計主跨為350米,28號主墩位于黃河河道內,且鋼桁拱架設需要通過船舶在黃河水面上進行桿件運輸,對特種魚類保護以及水環保造成一定影響。為了減少影響,主跨變更為366米一跨過黃河,避免了水中設置墩子。并且架設方式采用拱梁同步架設,桿件通過橋面進行運輸,避免船舶在黃河進行航行,減少了油污污染風險,保護了水環境和特種魚類繁殖。
川青鐵路是我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縱向主通道蘭(西)廣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正線全長832.96公里,設計時速200公里,全線建成通車后,將極大便利沿線各族群眾出行。加強蘭(州)西(寧) 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交流,對加強“絲綢之路經濟帶”和“長江經濟帶”聯系、貫徹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戰略、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據介紹,中鐵大橋局將發揮橋梁智能大橋云智慧平臺科研優勢,運用BIM信息化技術控制誤差,通過在拱上吊機、塔吊等大型設備鋪設監控元件,對設備狀態進行檢測和預警,并在現場安裝全程監控,保證了橋梁建造的質量及施工的安全。
上一篇:
下一篇: